2024年,淮安“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机制被省委深改委列入《省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清单》。为做好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进一步推广“1331”工作法,花开淮安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工作典型案例,供全市各级妇联干部互学互鉴。
近年来,淮阴区妇联围绕省市妇联“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工作要求,立足“党政所需、妇儿所急、妇联所能”的职能定位,积极探索“妇联组织+社会力量+关爱服务小组”多元协同的关爱模式,按照“每月必关爱、每周有关爱、每天在关爱”的工作思路,通过多方资源链接、力量整合,用心用情推动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服务做细做实。
一、妇联组织牵头促进服务有保障
为了保障微关爱工作常态长效,区妇联全方位构建机制“保障网”。自“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工作启动以来,区妇联在推动过程中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建立了区妇联指导负责、镇(街道)妇联推动落实、村(社区)妇联具体实施的关爱服务体系,组建由村干部、妇联主席、志愿者组成的关爱服务小组,为精准微关爱工作有序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制定关爱项目评估制度,指导关爱小组实事求是记录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成效以及补贴发放情况,以此作为资金监管依据,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制定三级关爱项目评估表格,分别是周评估表由村妇联干部每周入户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月评估表由镇妇联干部每月对本镇所有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季评估表由区妇联每季度通过召开项目实施情况评估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全面精准掌握项目实施情况。
二、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服务专业化
为拓展服务内涵,区妇联依托腾讯“99”公益平台发动全区各界爱心人士开展爱心公益“一起捐”活动,积极筹集公益资金。面对有心理疏导需求的家庭成员,区妇联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采取“一对一”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使原本有亲子关系矛盾问题的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关系;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模式与帮扶儿童结对,探索实施了“困难帮扶+心灵陪伴+家庭教育”的“1+1+1”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模式,开展“6+N”(谈一次心、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实现一个微心愿、过一次生日等)守护关爱行动,为关爱对象提供长期的情感陪伴和支持,打造了具有淮阴特色的“满淮爱心温暖童行”萤火爱心妈妈结对关爱项目。同时,鼓励周围邻居参与关爱工作,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困境妇女儿童家庭提供日常帮助;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村部亲子活动和节日慰问等,增强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关爱小组实施促进服务更精准
帮扶过程中,关爱小组成员在严格对照项目书实施帮扶的基础上,做到找准“心”定位、运用“专”理念、强化“聚”温度,坚持动态调整具体帮扶内容,截至目前,已开展助餐助洁助医助农、接送上下学、心理疏导服务近万次,减轻了帮扶对象家庭生活负担,提升困境妇女儿童幸福感获得感。为保障关爱工作做出成效、特色,镇(街道)妇联主席定期围绕项目执行情况组织各村(社区)妇联主席进行总结分析、交流实践经验,分享实际操作中务实有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探讨,共同研究对策。徐某家庭是淮阴区首批试点户之一,徐某和奶奶相依为命,区镇村三级妇联和基层党组织调动多方资源,共同为这个家庭制定精准帮扶方案,为其提供助餐、校内关爱、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多项关爱服务。仅仅半年时间的帮助,徐某的性格就越来越开朗活泼,徐某奶奶脸上的愁容不见了,从原来各级干部一上门就哭诉变成了称赞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