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淮安“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机制被省委深改委列入《省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清单》。为做好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进一步推广“1331”工作法,花开淮安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工作典型案例,供全市各级妇联干部互学互鉴。
清江浦区妇联聚焦困境妇女儿童家庭急难愁盼,深入探索“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服务机制,联动党委政法委、社工部、民政、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多部门力量,整合资源、精准施策,为困境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服务。
区妇联从每一户入手,做深做实“一户一策”微关爱。胡某某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区妇联从区法院家事庭了解到她的案件情况后,一直密切跟进该家庭情况,并于2023年起,将胡某某家庭列入“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项目。通过多维度的关爱措施,多部门的联动帮扶,为胡某某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促进其身心健康,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为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
一、加强多维度关爱,做好精准化帮扶
区妇联在会同街道、社区妇联共同走访胡某某家庭的情况后,迅速组织了一支由妇联干部、心理咨询师、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的关爱服务小组,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针对胡某某的心理创伤,区妇联联系专业心理机构的心理老师,每月定期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重建自信的同时,还为胡某某的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增强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为解决父母工作期间孩子无人管的问题,社区妇联招募了志愿商户,在胡某某课余和周末期间,免费为其提供书法指导,并鼓励她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妇联还积极协调街道社会事业办为其母亲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进一步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形成多部门合力,提供全方位救助
区妇联积极统筹区妇女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单位力量为胡某某家庭提供全方位帮扶,协调区法院、检察院为胡某某提供法律援助和案件审理期间的心理干预服务,确保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区民政局为其家庭及时办理低保,并通过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途径,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区委政法委将网格员纳入关爱小组,做好日常巡访,确保胡某某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区教体局指导胡某某班主任及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密切关注胡某某的动态,保持与社区妇联联络,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形成校内校外共同保护网。
三、深化持续性服务,助力未成年人成长
社区妇联主席作为关爱小组组长,定期与胡某某互动,通过聊天、陪伴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生活需求。她不仅是关爱服务的执行人,也是孩子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更是未来持续性关注家庭的力量。通过社区妇联,及时将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反馈给社区党委、区妇联和相关职能部门,确保关爱服务的精准性和持续性。目前“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项目在胡某某家庭已实施超过一年时间,除了项目书中的关爱内容外,社区党委及志愿组织开始主动积极关心关注胡某某身心健康,邀请她参与寒暑假期间组织的各类青少年活动,如手工制作、阅读分享等。在春节、中秋节、儿童节等重要节日,社区党委也会及时为胡某某送去节日慰问品和祝福,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一系列持续的社会关爱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情感归属感,更帮助其建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
经过持续三年的努力,清江浦区“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精准解决急难愁盼。通过“一户一策”微关爱服务,困境家庭的实际需求得到精准识别与回应。如胡某某家庭通过低保保障、心理疏导、家校联动等措施,心理创伤得到有效干预,家庭功能逐步恢复,学习和生活状态趋于稳定,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度也有了明显提升。二是体现社会治理温度。“一户一策”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通过一户一方案、一事一帮扶,形成 “政策兜底 +社会补充”的帮扶网络。截至目前,清江浦区已累计为69户困境妇女儿童家庭提供了超过8000次服务,内容涵盖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就业帮扶、生活救助等多个方面。三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区妇联通过“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工作,成功构建了由妇联、法院、检察院、民政、学校及专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关爱支持网络,既是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领域协作关爱的生动案例,也是源头化解困境家庭风险隐患,增强弱势群体对社会信任感的新探索,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新路径。
供稿:权益部、清江浦区妇联